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文萍院长)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文萍院长
尊敬的石伟平教授、李副校长,亲爱的老师、学员们:
大家上午好!
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和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今天在本基地顺利开班,我谨代表广西师范大学国培基地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向来自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职学校的学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教育部委托我基地承办此次培训任务,给予我基地的充分信任表示由衷的感谢!对即将为本次培训付出辛勤劳动和智慧的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刚才李传起副校长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办学特色,即广西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人文强桂的“主力军”、科技兴桂的“生力军”和国际交流的“排头兵”,学校有80年的办学历史,大家将要在这里进行长达3个月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这里我还想再补充2个我校的亮点,以加深大家对桂林、对广西师范大学的印象,也希望能提升各位学员在广西师范大学学习的自豪感。
补充亮点一,我校拥有既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又是大学校园的王城校区。我校地处桂林,桂林美丽的山水无与伦比,举世无双。而且,桂林也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首批公布的1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桂林自公元前211年建城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桂林处于荆楚之地与百越之地的交汇之处,成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结合部。桂林曾有“状元城”之称,广西历史上共有状元9人,其中桂林占了7位。桂林还涌现出许多名人:大画家石涛(清代画家石涛,1642年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是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大学者陈宏谋(清代的理学名臣,康乾时期清官廉吏的代表,官至宰相)、大教育家马君武、大总统李宗仁、大军事家白崇禧、大哲学家梁漱溟、大小说家白先勇等。他们的人生已融入桂林山水并熠熠生辉。而桂林城的中心就是我们的王城校区。王城校区集皇家气派和书香风范于一身,在王城校区校园里,有南朝颜延之来桂林担任始安太守时,开拓桂林文风,在独秀峰南麓留下的“读书岩”是桂林最古老的的名人胜迹;在“读书岩” 洞口右上方题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千古名句的真迹;有明代修建的靖江王府以及沿袭了14代历时270多年的靖江王城;还有清代在原靖江王城内建起的广西贡院,铸造了广西古代教育史上的辉煌,至今王城的城门上仍镶嵌着“三元及第”“状元及第”“榜眼及第”等牌匾。真可谓,一部王府春秋,浓缩了桂林千年的历史与人文,所以有了这样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城知桂林。
补充亮点二,我校还拥有众多的留学生而且是中国目前越南留学生和培养越南领导人最多的高校。
我校王城校区、育才校区曾是越南学校的办学地点,从这里走出了很多越南党政军和各条战线的骨干。其中,有10多位越南国家领导人(越南总理阮晋勇曾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42位省部级领导,26位人民军将军,还有部分知名教授、科学家和企业家。2010年5月14日,我校举行了越南学校纪念馆开馆仪式暨中越教育合作论坛,越南政府副总理阮善仁亲临现场致辞并题词。这些成为我校开展留学生教育的良好基础。所以说,广西师范大学既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是一所极具包容性的现代化学校。
然后,我要简要介绍一下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学院起步晚,发展快,应该说新的职师学院动用了广西师范大学80年的教育资源,借鉴了广西师范大学80年的办学理念,承接了广西师范大学80年的文化积淀,短短四年创特色,出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于2009年1月正式成立,虽然起步晚,但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在2009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整合和优化办学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起点建设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经过四年的建设,学院目前招收1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2438人,已成为我校师生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逐步发展成为我校教师教育明显区别于其他师范大学的又一办学品牌。
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职业教育研究,凝聚科研力量,构建科研平台,营造科研氛围,以科研促进教学,职业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学院老师承担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精品课程和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去年我院教师带领机械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得银奖。学院正在建设功能齐全、配置先进的校内综合实训中心及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注重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创新构建职教师资培训模式,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及中职学校成立“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集团”,着力加强应用性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还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先后承担了以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工程为代表的30余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任务,累计培训中职教师及中职学校管理干部3000余人,充分发挥了基地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次国家级培训的更是意义重大,它为全国职教人搭建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让我们能实现职教理念的碰撞和教育教学方法的交流,不管是参训的学员还是我们承办方都将从中受益颇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遵照校领导的指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以提高职业教育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作为全国基地的示范作用。明确责任,建设好、发展好基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此次培训任务。
今天大家齐聚一堂,是一种缘分,是一次难得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希望我们大家一道珍惜教育部、财政部为我们搭建起的宝贵平台,在这为期三个月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多一些思考,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收获,真正的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各位学员心情愉快,学有所获!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