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班学习心得
桂林市卫生学校 邓芝伶
孔子云:“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是我参加2011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班后最深切的体会。六位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的职业教育专家以行动为导向,让我们亲历了源自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六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考察法、微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历时八天的培训学习,我感受颇深,总结如下。
一、行动导向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即使是每天下午1点就开始上课,没有了午睡时间,对于作息时间非常规律的我而言是极其痛苦的。我以为自己一定会猛打呵欠,甚至瞌睡,事实如何呢?我可能是2班近40名学员中兴奋度最高的人之一,饶有兴趣地听着老师讲解,小组讨论时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动笔写下调查问卷提纲、设计学生演讲评分表……哪里看得出丝毫的疲倦?我想,这就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力量,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魅力。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手脚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在行动的过程中,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了提升。每次活动过后,我们还能及时的反思:因为没有做好工作计划,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所以工作效率下降,考察结果汇报不完整;因为各执已见,短时间内不能达成共识,因此调查问卷的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还出现了偏题……由此我们也得出结论,行动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计划和分工,当小组成员意见不统一时,一定要由其中较有经验的人牵头,学会听取他人意见,适当妥协,团结协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如此反复,反思能力不就又提高了吗?
如果我们的教学也是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提高,学习能力也一定会提升。关键是想不想做?怎样做?
二、把握精髓,实现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应用
接下来,应该是我们如何把握六种教学方法的精髓,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在教学中加以灵活地应用,使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本土生根、发芽,绽放出同样绚烂的花朵。
(一)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中借助于引导性文字和问题的各个教学步骤分别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验,评估。在引导文教学法中,学生通过阅读,独立地仔细观察、检验、搜集所有必要的信息和事物发展规律,解决处理问题并检验结果。过程中给出的信息文书和引导问题起到了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将大脑中的流程结构化并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人以为,引导文教学法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教学法)有相似之处,它是在行动导向的基础上,每一环节提出引导文(引导问题),使学生借助引导文有步骤地学习。
(二)考察法:
是指在实践中对事实,经验及行为方式等进行有计划地现场考察的方法。考察法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宏观方法,但仍然可以在其他宏观方法中使用,如在项目教学法中用于信息的搜集,因此可以说,考察法总是和一定的项目结合在一起。考察法流程为:准备,计划,实施,评估与展示,反馈。
(三)微观教学法:
与宏观教学法的主要不同在于时间段上,微观教学法一般在90分钟内完成。程序为:开始(教师介绍日程、使用头脑风暴法、卡片),独自工作,伙伴工作(2~3人1组),小组合作(一般为教师布置了任务,小组进行讨论),结束(反馈、总结)。在教学环节上基本上是教师掌控时间与学生掌控时间交替进行,即:教师主持——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及教师点评——小组讨论——教师总结,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讨论活动的时间一定应长于教师介绍、点评和总结的时间。
本人以为,微观教学法与讨论式学习法有相似之处,但其程序更严谨、更完整。
(四)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在特定的、已设定的情境中,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游戏接受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方式、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决策和行动模式;与其他扮演者互相合作。属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本法特别适用于服务性行业。其实际运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五个工作步骤:准备、计划、执行、评估和反馈,只是时间段不一样。做为中职卫校,毕业生将来也是从事服务性行业,因此角色扮演法也常常运用于教学当中,只是相对更为规范的角色扮演法五个工作步骤而言,在某些环节上工作有所欠缺,如:观察者角色常被忽略,评价表的制作基本由教师定而很少有学生的参与,学生评估环节相对薄弱,等等。
(五)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对于极特殊事件的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制定目标是:尽可能介绍实践性强且复杂的问题,发展不同的、积极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尽可能积极地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发展合适的解决问题策略,最终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移。其流程结构为:案例介绍、分析信息、制定方案、权衡决策(列出各方案的优、缺点,选出一种方案)、讨论陈述(讨论小组决策、展示或陈述解决方案)、比较对照(即:评价评分。若是真实案例,还要与真实决策做比较;若在模拟情况下,则应请教企业专家)。案例教学法更适用于法律、经济、医学等学科教学中,中职卫校专业课教学中也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法,尤其是其中的案例问题法、确定型案例法和不确定型案例法三种形式。
(六)项目教学法:
项目是比较大的涉及范围比较广的任务。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宏观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对学习过程独立性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方法。它具备以下特征:处理复杂工作任务的宏观方法;与现实企业工作任务挂钩(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结果是开放性的;结果与多个工作任务组成;融合了各种微观教学法;自我组织与合作学习;时间持续较长。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分六阶段:信息与导入、计划、决策、实施、评价、拓展(转化)。我们小组进行了“中暑病人的急救处理”项目教学,严格按照六阶段做下来以后,我才终于明白,以前我对项目教学六阶段存在认识上的误差,我们经常让学生通过设计案例后角色扮演,展示对某一病人的处理过程,但一直误以为角色扮演时就是成果展示,其实这应该是项目的实施阶段,成果的展示应是学生将这一角色扮演过程以视频或照片的形式向大家作汇报,并讲解之前的准备、计划和决策工作的过程。通过学习,纠正了原来对项目教学法的错误理解,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能够很好的应用了。
六天的学习,六种教学法的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收获颇丰,感谢区教育厅给了我们这次机会,比坐在大礼堂里听着互动极少的讲座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最后,还要感谢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