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守护漓江之韵,共筑绿色家园

时间:2023-08-23浏览:43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广西师范大学河流卫士公益实践团队于7月31日至8月3日在桂林资源县中锋镇、雁山区漓江流域社区开展了环保科普实践活动,积极普及生态文明知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普及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广西师范大学河流卫士公益实践团队分别到达资源县中锋镇、雁山区漓江悦府社区进行开展环保科普教育。志愿者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漓江流域的环保的故事、保护漓江的措施等内容,让青少年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守护漓江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活动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引人入胜的科普实验,鲜活有趣的手工创作,影响着每一位参与的学子。

在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时刻关注着同学们的进度和难点,及时指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当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向团队成员求助时,他们也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捏土、造型、上色......各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得紧密,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整个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融洽。活动尾声,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制作理念。每一个作品都不同寻常,精细而又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新的水世界之中。资源实验中学的同学们也都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讲解,更加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也表明了今后要把保护漓江生态放在首位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实践队员开展漓江生态文明理论讲座

 “变废为宝”环保活动中实践队员与学生做手工艺品

开展河流净滩服务,守护漓江流域生态

8月6日,广西师范大学河流卫士公益实践团队在訾洲公园开展了“河流净滩”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每一位志愿者都不怕脏、不怕累,认真清理漓江河岸的垃圾,大家手持垃圾袋、钳子等工具,沿着河边清理塑料袋、烟头、饮料瓶以及河面上漂浮物等废弃垃圾,积极发挥着自己的奉献精神!在理论宣讲环节,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畅谈保护水资源金点子,分享“水”的知识和自己保护“水”的经历,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在环保科普环节,志愿者们化身上河流水质讲解师,利用PH试纸将抽取漓江沿岸的水以及饮用水进行对比检验,向学生科普水质检测的同时,进行“保护漓江,人人有责”的环保教育。

实践队员在漓江流域沿岸清捡垃圾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美化漓江两岸环境,也让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身体力行的加入保护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活动中来。活动尾声,团队成员们纷纷倡议,大家要向自己的家人长辈介绍水资源保护的知识,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加入到水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让保护漓江成为新风尚。


“河流净滩”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合照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广西师范大学河流卫士公益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向师生普及了环境监测、漓江水质检测工作原理和社会价值,实践队员在学习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也有所提升。同时,有利于帮助漓江流域青少年树立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意识,以期达到“教育一个人,规范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从而为节约水资源贡献更大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