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体会壮锦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探寻有效的壮锦文化传播渠道,促进民族非遗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麻溜就”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于8月3日前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展馆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调研活动当天,展馆工作人员首先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带领成员对展馆内的壮锦文化区和公益美术文创区进行参观。展馆中陈列着一排排图案各异的壮锦布料,以及运用壮锦加以点缀过的如酒瓶、书包、零钱包等类型的潮流物品,呈现出壮锦独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随后,团队成员学习观摩了壮锦织造手工艺人现场演示的穿梭、拉筘、挑花等壮锦编织流程。织机中梭子左右穿梭,织机上美丽的壮锦图案一点一点呈现。感叹之余,成员们也深刻体会到壮锦制作的不易。传统手艺人表示,壮锦手工纺织品的价格虽受疫情的影响大不如前,但自己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壮锦布料传承和发展。
为了更进一步调研壮锦文化,团队成员前往壮锦文化区服务部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讲述广西壮锦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壮锦产品的产业链以及当前传承壮锦文化的现实困难。通过访谈,团队成员初步认为壮锦产品在营销方面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壮锦图案设计与大众现代审美的差异问题;二是要确保壮锦原有的壮乡特色与其他产成品适配融合;三是要提高壮锦周边产品的宣传力度。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不仅领悟到壮锦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了解到当前壮锦周边产品的营销渠道,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壮锦编织技艺传承存在的困境。未来,团队成员将结合本次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并持续关注壮锦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民族非遗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队成员在非遗体验馆调研壮锦文化
团队成员在非遗体验馆调研壮锦文化
团队成员在非遗体验馆调研壮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