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针对性探寻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融合发展路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工艺美术系于5月22日上午举办“观中国剪纸见桂林剪纸的发展”主题讲座。活动邀请高级工艺美术师、桂林非遗剪纸传承人闵江红老师主讲,围绕中国剪纸的历史文脉、技艺特色和桂林本土剪纸实践及相关职教人才培养展开了研讨,为非遗在“职教”中传承提供了思路。
讲座伊始,闵江红老师以剪纸纹样图片引入,展示了中国剪纸始于汉代、兴于唐宋的悠久历史。她在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剪纸艺人及其作品在工艺制作中的特色、异同点时谈到,“剪纸不仅是技艺,更是民间生活的‘活化石’。”紧接着闵老师就职业教育领域中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介绍。她指出中国剪纸包含“地域性、符号性、工艺性”三大特点,依据跨学科融合的职教人才培养方案,如新媒体媒体方向可参与剪纸纹样数字化建模,服装设计领域可以设计剪纸元素时装等,充分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融合,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赋能工艺传承的功能。闵老师以桂林剪纸的产教融合案例,展示融合漓江山水与壮锦纹样的创新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融合魅力,并在现场解答同学们对剪纸技艺、非遗传承和职教融通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讲座,工艺美术系师生均表示获益匪浅,进一步深化对专业的认识,以文化为魂、技艺为骨、创新为翼,既能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又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双赢。
讲座现场
闵老师展示剪纸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