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工匠精神,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2025年5月14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承办的东莼讲堂教学研讨活动在育才校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507教室举行。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主题为“面向非遗传承的职业教育发展创新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主讲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李雅日通过非遗传承:守护根脉,创新再造和职教创新:产教融合,培育匠才两方面内容展开讲座。
讲座首先围绕广西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现状展开分析。广西作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沃土,拥有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如壮锦、苗绣、铜鼓技艺等,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技艺面临传承断代、市场萎缩等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专家提出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再造激活非遗生命力。例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借助数字化技术建立非遗数据库,实现资源的永久保存与广泛传播。此外,讲座还探讨了如何通过社区参与、文旅融合等方式构建非遗传承新生态,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接着李老师着重讲解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现状,解读非遗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融合路径,指出非遗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包含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核心价值,职业教育应以此为导向,将非遗文化、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文化+技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讲座不仅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实践方案,也为职业教育改革注入了新活力。参会师生进一步深化认识:通过非遗与职教的深度融合,既能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又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