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广西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进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馆 探寻桂林的红色记忆

发布者:胡悦发布时间:2023-08-25浏览次数:588

《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博物馆是展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窗户”,是让革命文物“讲故事”的“讲台”,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桥梁”,在促进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广西师范大学“铸魂育人 重忆湘江情”红色云旅游团队于8月8日至8月10日在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了实地调研,积极探索红色博物馆“云旅游”的发展现状。

实地参观,亲身体会

团队成员来到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馆了解其数字化旅游的建设情况。经工作人员介绍,纪念园主要包含纪念馆和纪念林两大功能区,以“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为主题,总占地面积为970亩,其中,纪念馆区45亩,纪念林区495亩,缓冲保护区430亩。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湘江战役时期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示以及多媒体互动展示,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辛和英雄主义精神。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馆作为桂林市红色文化旅游与教育基地的核心,展示了桂林在中国共产党长征期间的重要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

 团队成员参观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馆

团队成员在湘江战役纪念馆内进行党史学习与讨论

采访讨论,数字传承

团队成员围绕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推动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展开采访和讨论。场馆工作人员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与教育基地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展示红色文化遗产,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受,同时也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介绍分享了数字化转型在红色文化旅游与教育基地建设中的成功案例,通过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了更加丰富、立体、互动的红色文化体验,若纪念馆将积极引入类似技术,将能极大提升桂林市红色文化旅游与教育基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推进红色教育,激发全体人民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智慧旅游+红色资源”是时代浪潮之上的热点,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以及极强的经济引领能力。结合当下开发新的资源组合,抓住“红色旅游+研学”等旅游新潮,提供新的旅游线路以及旅游热点,增强吸引力,以创新推动红色文化发展。

团队成员采访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的游客

坚持实践,推动发展

在采访中,团队成员碰到了来自北方某国企进行红色教育实践的团队。其中刘先生表示:“数字化纪念馆的建设,首先其出发点应该是为游客提供便利。其次,便是减轻纪念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他认为从这两点出发,才是数字化纪念馆建设的重点。

“通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挖掘和宣传红色文化资源,将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记忆,同时也能够为桂林市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践最后,团队成员与其交换了一些双方需要的调研成果与数据,以期达到互助的目的,共同促进纪念馆的发展。


团队成员在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纪念馆的合影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
电话:0773-5834868
邮编:541004
学院纪委信访举报信箱:
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师楼206办公室楼道旁
学院纪委信访举报邮箱:zsxyjw@163.com
监督举报电话:0773-5834868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