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为了解和推动乡村地区推普活动的施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广西师范大学赴巴马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队在河池市宣传部文明办、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入平安村就乡村推普现状进行实地调研。
推普与振兴并进,文明与发展同行。平安村以长寿老人闻名遐迩,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空气和有助于疗养的地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居住,当地以康养为主的长寿旅游业发展迅速,也使平安村村民找到了致富新道路。
本次团队走访调查的巴马县平安村,作为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常用语多为壮语和桂柳话;当地群众使用普通话的频率普遍较低;远离长寿村景点区域的村落的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使用普通话。
广西师范大学赴巴马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队通过线下分发问卷和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进入多家农户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平安村内以百魔洞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中心区、内围区及外围区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力求数据真实。同时团队成员同平安村村支书黄斌的交谈中,了解到平安村委深知语言不通对于当地旅游业发发展和村民增收的负面影响,曾多次开展推普工作。目前中青年村民均能使用普通话,村内宣传栏、指示牌内的文字也都使用普通话表述,并配有壮语音标,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保护了少数民族语言。
广西师范大学赴巴马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队通过在平安村的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有关推普与乡村振兴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也真切感受到推广普通话对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队员们进一步坚定了以实际行动投身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为青春之路写下了靓丽的注脚。